当前,北斗导航产业规模化应用进入关键期,同时也是整个北斗产业发展的机遇期。《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》显示,2021年,我国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产业的核心产值达1454亿元,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3236亿元。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约1.4万家,从业人员超50万。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已达约4700亿元;截至今年1月,北斗时空智能服务的全球累计接入智能设备超15亿台;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月调用次数超过1700亿次,服务覆盖全球超230个国家和地区;北斗成为智能手机、可穿戴设备等的“标配”,高德地图调用北斗卫星日定位量超3000亿次。
上海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参与度最高、时间最早的省市之一,北斗卫星的“心脏”“大脑”和“眼睛”都在上海研制,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诞生在上海。当前,上海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,聚焦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,积极引导和全力支持,推动北斗系统“天地对接”,加快为人民城市建设全面赋能:
智慧重卡
东海之滨的上海洋山港区,一批实现自动驾驶的5G重型卡车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帮助下,基本一次就能精确进入狭窄的库位中,人工作业只有1%的资深司机能够达到这一水平。同时,智能重卡自动驾驶时能实现厘米级定位,停车装卸时误差达到±3厘米,比洋山港小于±5厘米的技术要求更精准,单点装卸作业效率将提升10%,实现效益变革。
智慧城市
在重点示范区青浦,北斗系统为老人、儿童的安全护航。比如,化身小标签的北斗用户终端贴在学生书包或者老人身上,便有了定位功能。宝山全区排水管道阴井盖也全部用北斗系统技术“武装”起来,实现后台的精确定位、实时监控,只要发生分米级的异常移动,并盖下的传感模块将拉动“警报”。此外,上海还配发了基于北斗的“灾情直报型北斗减灾信息终端”,内置北斗定位芯片。顺利实现对现场灾情的采集、直报、接收,可有效提升基层社区灾情数据的采集、上报效率,为防灾、减灾、抗灾注入科技效能。
智慧交通
上海市在“两客一危”车辆上部署了北斗导航终端,可以实现远程的实时监控。不仅如此,货运车上也已经安装了双模卫星定位装置,时刻监管车辆安全。浦东、杨浦等区部分公交线使用北斗多年,全市多个公交车站点装上了北斗调度系统,站台上有显示屏,可以动态显示离该站台最近的公交车。比如,浦东公交线路站牌上的LED小红灯其实是一款基于北斗和太阳能的智能公交实时信息发布系统,为等待中的乘客预告下一班车的实时运行情况,预报误差小于15秒。
智慧物流
2018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上签署的“新时空智慧物流计划”,是上海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。这项计划将使车载智能终端具备亚米级定位能力。当物流车辆安装了具有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的车载终端,物流平台就能实现对物流车辆的精准定位和导航,更准确地判断车辆离开和到达指定区域的时间,从而精准引导车辆到达指定停车点或月台装卸货物。作为中国快递业总部经济的重要基地,青浦区借助北斗的力量推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。目前总部位于青浦区的某物流企业超过6000台物流车辆均配备了北斗定位终端,整个物流配送过程实现全过程监控,可利用智能化的物流数据,分析并优化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。
环境保护
北斗一直在为上海的青山绿水贡献力量。上海市推出基于北斗系统的多项巡河系统终端实时巡查河道情况。青浦区政府在河道保洁船上安装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定位终端,记录船只清洁路径及范围。同时政府为河道清洁巡查监理人员配备北斗智能APP,可以及时掌握船只和人员作业情况,实现对船只和人员的信息化监管。上海市还开发了基于北斗系统定位功能的“空天地一体化河道巡查综合信息化平台”。该平台能全面掌握河道中的蓝藻、水葫芦、垃圾等分布情况,为河道治理提供服务。
海洋渔业
上海的北斗企业研发并推出了“北斗海洋渔业设备船载终端”。这些终端能向渔业管理部门提供船位监控、紧急救援、政策发布、渔船出入港管理服务,也可以向海上渔船提供导航定位、遇险求救、航海通告、天气、海浪、渔市行情等服务,提高了渔业管理部门的渔船安全生产保障水平。借助北斗系统中的位置报告、指令传输功能,一旦船只遭遇特殊情况,“渔民不但自己知道在哪,还可让别人知道他们在哪”,指挥中心可以迅速派人到达地点,渔民还可以实时反馈船只动态。普陀区还在船舶上安装北斗固定式船舶示位仪,有效预防渔船碰撞,深入推进了“智慧海洋渔业”建设。
北斗系统全球星座部署完成,对于上海各行各业而言,都将能够通过北斗系统赋能新的创造力,实现新的发展机遇。相信不远的将来,上海这座城市,也将因为北斗系统,而产生新的魔力。